以镍铬合金为正极,镍硅合金为负极的两导体的一端焊接而成的。这两根导体的焊接端称为K型热电偶的热电极,其焊接端为热端,非焊接端为冷端。在进行温度测量时,将热电偶插入被测的物体介质中,使其热端感受到被测介质的温度,其冷端置于恒定的温度下,并用连接导线连接电气测量仪表。由于热电偶两端所处的温度不同,在热电偶回路中就会产生热电势,在保持热电偶冷端温度不变的情况下,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只随其热端温度而变化,因此,用电气测量仪表测得热电势的数值后,便可求出对应的温度数值。
K型热电偶作为温度测量的感温元件所依据的原理,是1821年塞贝克发现的热电现象。即:当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接成闭合回路时,如果它们的两端接点的温度不同,则在该回路中就会产生电流,这表明回路中存在电动势。这个物理现象称为热电效应或塞贝克效应,相应的电动势称为塞贝克温差电势,简称热电势。
W | R | 规格 | 内容 | ||||||
N | K型 | 镍铬-镍硅 | |||||||
热 电 偶 材 料 | - | 1 | 无固定式装置式 | ||||||
2 | 固定螺纹式 | ||||||||
3 | 活动式法兰 | ||||||||
4 | 固定法兰式 | ||||||||
5 | 活动法兰角尺形式 | ||||||||
6 | 固定螺纹锥形保护管式 | ||||||||
安装固定形式 | 2 | 防溅式 | |||||||
3 | 防水式 | ||||||||
4 | 隔爆式 | ||||||||
接线盒形式 | 0 | 16mm保护管 | |||||||
1 | 25mm保护管(双层套管) | ||||||||
2 | 16mm高铝质管(单层套管) | ||||||||
3 | 20mm高铝质管 | ||||||||
设计序号 | □ | ||||||||
W | R | □ | - | □ | □ | □ | □ | ||